沙澧河畔流光溢彩的燈熄滅了、嵩山橋上一改往日的車水馬龍、公園里不再見嬉笑打鬧的孩童……整個漯河小城如同被按了暫停鍵一般,一切都停了下來,靜了下來。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里,漯河市各級黨員干部聞令而動,盡銳出戰,用赤誠擔當構筑起疫情防控的“紅色堡壘”,在靜謐街道中流動著亮眼的黨旗紅。
沖在前,組成黨員先鋒隊

“媽媽,我學了新的舞蹈,你晚上能回來看嗎?”“媽媽工作結束就回去,你先乖乖睡覺!泵鎸σ曨l里還在上幼兒園的小女兒的央求,王瑞華心里泛酸,隔著屏幕和女兒拉勾,然后草草掛斷電話,生怕眼淚跑出來,因為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經半個多月沒有回過家。宣傳防疫政策,安撫群眾情緒,協調防疫物資,嚴設卡點布控,這位漯河市委統戰部派駐臨潁縣齊莊村的第一書記在疫情面前像個無所畏懼的“女戰士”。
漯河市堅持關口前移、源頭把控,將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迅速轉化為高效聯動的疫情防控工作體系,推動防控資源和力量下沉,全市各級機關單位及駐漯單位積極響應,組建起了一支在一線聚集、在一線作戰的黨員先鋒隊,王瑞華就是這支先鋒隊伍中的一員!案骷夵h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動起來’,才能切實讓群眾‘安起來’,保障社會面‘靜下來’,盡快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变鸷邮惺形N、組織部部長呂娜說。
做在前,化身志愿服務紅

在漯河市西城區輕雅酒店轉運隔離點,一場以“不懼兇險、不計報酬、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為集結號的主題黨日活動如期舉行!拔沂菚,跟我來”“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軍人,我能扛”,西城區管委會土地房屋征收管理辦公室工作的轉業軍人陳超鋒站了出來。無論是隔離場所的布設,還是中藥的取送、防疫物資的分發,無論是前臺值班電話連綿不斷地問詢,還是隔離人員的焦慮、求助和疑惑,他都事事上心,不厭其煩,在半個多月的隔離點工作中,他總是爭先恐后,沖在最前面!盎丶視壕,照顧好父母和孩子,媳婦辛苦了!”在送別60名隔離人員離開后,他悄悄拿起手機給妻子發了這條短信,放棄了回家的計劃,選擇再次向“疫”而行。
“收到”“收到,已在前往小區的路上”《中共漯河市委組織部關于市直區直部門分包小區的緊急通知》一經發出,漯河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群里回復不斷。隨著社會面管控措施的不斷升級,封控區和管控區域內的群眾生活物資如何保障?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如何有序開展?特殊人群需要如何滿足?關鍵時刻,來自509家市縣(區)直及駐漯單位的機關黨員干部挺身而出,穿上紅馬甲,拿起小喇叭,從機關走進小區,守住民生底線,在疫情防控中體現“硬核”擔當。
“蔬菜、鮮肉、衛生紙……”他們化身“代辦員”一一核對購買清單,全力保障居家隔離人員的日常生活。搭起遮陽棚、擺放采樣臺、拉上引導線,他們嫻熟地進行著全員核酸檢測前的準備工作!罢埳焓譁y溫”“請注意保持一米間距”“請掃預約碼或身份證”他們化身為入口測溫員、秩序維護員、信息錄入員,核酸檢測現場秩序井然。1000余個小區(樓院)值班室的燈徹夜常亮,開展24小時疫情防控值守,每個環節無縫對接,有條不紊,他們化身防控值守人,不間斷守護一線“小門”。
走在前,建強防控小網格

“您好,我是咱社區的會杰,現在需要對咱家里人口基本情況做個登記”,漯河市召陵區天橋街道漓江路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靳會杰帶著支部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敲門登記,漓江路社區大多都是老舊小區,沒有電梯,一天下來大家都累得直不起腰,直到最后數據匯總出來了,她才拿了瓶水一飲而盡!皶r間緊、任務重,耽誤不起!苯鶗苷f。這是漯河市人口“大排查、大起底”工作中的一個縮影,在這次“敲門行動”中,全市3.35萬黨員兼起網格員、網格長利用“大腳板”逐村、逐小區、逐單位、逐門店、逐企業、逐工地、逐戶、逐人登記基本信息,為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打牢了基礎。
“您從哪回來?哪一天的車?同行幾個人?48小時的核酸陰性證明準備好了嗎?”召陵區青年鎮紡車劉村的婦女主任、網格長史邵娜在來(返)豫報備系統上一邊翻查,一邊電話核實著!斑@一段從浙江返村的采茶工比較多,疫情緊張,這些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們要接回來,村里其他人的安全也得保證住!苯徽勯g,她已穿好防護服準備驅車前往高速路口接返回的村民。在疫情防控期間,漯河市7275個農村網格、1350個城市網格高速運轉,對排查出的來漯返漯人員全部落實相應管控措施,小網格發揮了大作用。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哪里最吃緊,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擔當,黨旗始終在漯河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笆刈o家園,義不容辭,唯有奔赴!”這是漯河市10余萬黨員干部的錚錚誓言。(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松 通訊員 趙君明 陸夢嬌)